Document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Document
光明新区城管局将构建“森林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管理体系
日期: 2017年12月22日    信息来源: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

  如果你从南光高速塘尾收费站出来,驶入光明大道,很快会在左手边看到一个公园。它是深圳少有、光明新区唯一的坐拥优美山湖资源的城市综合公园——明湖公园。不久,明湖公园将迎来大变身。其中二期工程立项批复1.4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北面开发新建公园绿地、完善园路体系、创造多元休闲空间,以及新建园林建筑、广场和停车场等。

  被定位为“光明绿肾,活力明湖”的明湖公园,湖面面积25.5公顷,占全园面积的51%。它将打造成一个以生态景观绿地为基底,以休闲运动为主导,兼备生态科普与艺术创意内涵的综合性城市公园。目前正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明湖公园建设是光明新区加快公园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当前,深圳正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指出,要加快规划新区公园体系,打造公园之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统一,为高质量产业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光明发展提供宜居宜业宜行的优美环境,让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人群放慢脚步。

  光明新区将构建“森林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管理体系,公园与公园之间通过绿廊、绿带和绿道的串联,搭建起公园发展的“骨架”。预计到2020年,光明新区公园建设总数将超过256个,包括8个森林公园、31个综合公园。

  A 现状

  森林、综合公园数量不足

  住在光明新区迳口社区的人,时常会在早上听到从大顶岭上传来的叫声,那是周边喜欢徒步的人在山间穿行。有时,社区居民也会带来访的朋友到山上转转。“风景还是很好的,就是开发利用得还不够。”陈女士说。

  就在迳口社区附近,正在建设一条山湖绿道。这是光明马拉松山湖绿道的一期工程,未来全线长度将达到75.4公里。一条绿道把光明的湖泊、森林公园、古村落等自然、人文美景串联起来,将形成深圳最美的马拉松赛道线路。

  笔者了解到,光明新区现有各类公园68个,其中森林公园2个(大雁山登山公园、大顶岭森林公园)、综合公园10个、社区(街心)公园56个。

  其中,小微型公园主要服务周边社区人口,大型综合公园作为城市名片,服务整个光明新区甚至周边地区,各自有其不同的侧重功能与特点。随着光明新区城市品质提升、惠民强基工程的推进,一大批社区公园得以新建、完善。而相比于数量繁多的小微型公园,新区内综合公园数量明显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和户外休闲活动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群众需要更多的综合公园以满足他们观光、健身、休闲、娱乐需求。目前,光明新区城市综合公园建设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除了公园存量不足,光明新区的公园建管机制也亟待完善。据了解,光明新区现有公园分别由新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办事处市政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养护,公园管理部门分散,缺乏统一公园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未将所有社区公园纳入公共绿地法定图则,在土地价值不断飙升的现状下,追求经济利益冲动易造成非法定图则公园土地被侵占;现有在建森林公园用地权属复杂,土地整备和用地征转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森林公园建设整体推进;部分公园与深圳市公园建设标准有差距,规划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足,亟待提升完善。

  B 优势

  小型水库众多,森林资源丰富

  从一张光明新区的林地资源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大片的绿色覆盖在光明新区北部与东莞大岭山、松岗交界处,东部与黄江、龙华交界处,南部与石岩交界处。

  “光明新区辖区内星罗棋布分布着若干小型水库,这些水库周边山清水秀,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发展空间广阔。挖掘小型水库景观生态功能,做好山水文章,凭借山水湖塘、森林山地等景观资源,可以打造融生态、休闲、健身、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公园,让群众有山可登、有花可赏、有水可亲、有景可游。”一位熟悉光明新区生态的人士说。

  据了解,深圳市水务局2016年11月出台《深圳市水库功能优化调整工作方案》指出,近年深圳市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小型水库供水功能将弱化。进一步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充分利用水生态资源,适当释放部分水库用于城市发展需要,优化调整部分水库功能十分必要。通过合理建设,有效管理,既解决了水库日常管理安全隐患,又解决了市民的休闲、观光、健身需求,还能改善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深圳原特区内有湖泊的综合公园不多,即使部分公园内有湖泊,也以小型湖泊为主,既有湖景,又有山景的公园更加稀缺。相比较而言,光明新区内小型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明显优势,例如大凼水库水域面积25.5公顷,周边山体面积20公顷左右。楼村山塘、莲塘水库面积各20余公顷,周边山体面积320公顷。

  “隽秀的山体、清澈的水体,这些优良自然环境具有无可复制的稀缺性,依托这些核心资源建设综合公园,即规避了新区人文景观薄弱的劣势,又与深圳原特区内综合公园具有明显差异性,既能满足新区内居民休闲、观光、健身需求,对深圳乃至临深地区的居民也有足够吸引力,能成为光明新区对外展示自身的绿色名片。”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这些小型水库一般具备了初步开发基础。小型水库周边通常配套建设了对外交通道路、供水供电、邮政通讯、基本接待设施、相关生活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例如大凼水库位置紧邻光明大道与根玉路,楼村山塘紧邻龙大高速楼村出口,石狗公水库紧邻省立五号绿道,可达性好,交通十分便利。类似这样的小型水库开发,无须进行一般综合公园开发前期所需的大规模基础投资建设,只要投入一定资金加以改造完善,建设主入口、环湖绿道、环山登山道等设施,即可对社会开放。因此建设公园起步较为容易,建设周期短,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C 规划

  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一园一特色”

  山水家底不错,光明新区该如何盘活这些生态资源?

  “进行小型水库开发综合公园必须提纲挈领地编制一套规划方案。这套方案应该详细地估量和评价水库的景观资源价值,水库生态休闲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公园分区的规模,游憩产品设计,库区周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有助于确定小型水库综合公园发展的类型、特色、地点和时间;有助于建设以小型水库资源景观和核心特色的有差异性的综合公园,并能为项目周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一位新区规划人士表示,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一地一策,一湖一景,建设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公共开放空间。

  笔者从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该局计划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公园建设发展规划、开花乔木种植专项规划。“一是公园建设要在公园管理范围线内,避免与已有的项目规划发生冲突;二是在公园定位上规避千园一面情况,尽量做到一园一特色。”新区城市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光明新区出台了《公园建设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创新试点,加强公园用地保护,改革公园建设及管理体制,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公园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公园,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其中包括打造护卫森林公园的绿色长城,建设环森林公园社区公园带;强化对集体所有土地的社区公园管理和提升等措施。

  为了使光明新区内的小型水库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实现小型水库功能的优化和转变,目前光明新区已开始了利用小型水库建设综合公园的探索。截至2017年12月,新区计划依托小型水库或水塘建设公园项目共计8个,分别是荔湖公园、明湖城市公园二期、石围公园、马拉松山湖绿道、尖岗湖公园、碧眼水库公园、内衣基地公园。其中荔湖公园水面面积46公顷,近期总投资约2.9亿,将形成北边拥山林赏树影、南边游滨湖观花海的景观布局,目前已完成施工图编制,正在开展施工招标。

  未来,光明新区公园建设将呈现爆发增长态势。在新区已有公园面积5.82平方千米(68个)的基础上,在建公园为9.82平方千米(163个),计划建设公园面积30.27平方千米(25个)。预计到2020年,光明新区公园建设总数将超过256个,总面积超过46平方千米,其中包括森林公园8个,综合公园31个,专类公园10个,社区公园207个,森林公园面积将占所有公园面积半数以上。

  “随着公园建设数量的增加,也会对公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照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模式,设立区级公园管理中心,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落实责任,统管新区所有公园建设管理工作,提升新区公园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一位观察人士表示。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