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Document
市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 2017年工作情况和2018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17-12-19    信息来源:

  一、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是光明新区成立十周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市规划国土委和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双重领导下,光明管理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六届系列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面深化规划国土体制机制改革总体部署和新区“城市品质深化年”主题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提升城市品质、保障空间资源、服务民生发展、盘活存量土地、机关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发展品质

  一是推进法定图则编制。光明北地区法定图则(修编)经法定图则委员会审批通过,完成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编制及(老城东片区)法定图则的公众意见征询工作,白花片区法定图则已完成现状调研和初步方案编制。二是强化规划统筹。完成《光明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深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建设详细规划》,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光明新区综合管廊详细规划》编制,为全市争创2017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提供了规划保障。三是提升城市风貌。拟定了《光明新区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审查工作规则》,打造精品街区和建筑。完成23个绿色建筑项目方案设计核查,建筑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四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展中山大学?深圳及附属配套设施(人才保障房、附属中小学)、光明小镇涉及的用地规划研究,助力项目落地实施;完成轨道6号线长圳车辆段项目法定图则局部调整,促进6号线建设提速。完成长圳车辆段保障性住房法定图则、土总规个案调整,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五是完善市政公共配套。梳理全区公交场站、水、电、气等市政和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情况,形成配套设施一本帐,有效指导了新区交通大会战、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完成轨道6号线八个站、十个区间段规划审批及开展公明汽车站、人民医院新院、光明环境园、第五看守所、第二特殊学校等设施规划选址,提升城市功能。

  (二)着力集约节约,夯实用地保障

  一是理顺强区放权承接机制。在全市率先编制了《光明新区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供应实施办法(试行)》《光明新区土地审批和供应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规范新区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租赁)管理提供政策支撑;起草了《光明新区建设用地报批实施细则》《光明新区关于进一步规范出具延长土地开工、竣工期限证明的通知》,促进土地开发建设。二是推动民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中山大学深圳附中附小、长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等50余项重点民生项目,签订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光侨路保障房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完成凤凰学校等15个项目建设用地及11个项目农转用实施方案审核报批;核发光明中心医院扩建等独立占地类公共项目选址意见书18份、用地预审意见18份、用地方案图12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1份。三是保障产业用地供应。招拍挂出让4宗产业用地(9.6公顷),地价收入约10.2亿元,保障了上市企业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四是实现光明集团用地确权新突破。截至目前,已完成确权用地42宗,用地面积69.4公顷。五是开展临时用地审核和报批。在强区放权过渡期间仍积极承接临时用地的审核和报批工作。代新区签订临时用地合同26份,用地面积达36.1公顷,为地铁6号线、外环高速等项目建设提供了支撑。六是抓好闲置土地处置。核发闲置调查通知书、认定书共3份,拟定初步闲置处置方案正按程序报批3份,核发开竣工督办通知书10份。

  (三)厚植以人为本,提高民生福祉

  一是白花社区原住居民土地诉求之5.2万平方米征地返还工商用地规划研究成果已完成公示,下一步将提请图则委审议。二是光明南征地及德源木器厂征收返还用地事项,截至目前已核发塘尾、田寮、甲子塘、东坑、长圳等5个社区返还用地批复,用地共约279.22亩;塘家社区返还用地选址方案已经市规划国土委审议通过;楼村社区返还用地选址方案已经市规划国土委业务会审议通过;东坑社区德源木器厂征收返还19.869亩用地已全部核发用地批复。三是光明集团5783名职工土地诉求用地。其中,5297名职工诉求用地选址地块规划方案已经图则委会议原则通过。目前,已配合市土地整备局准备好上报市政府审议的相关材料。四是54万平方米发展用地首期用地已办理光明、圳美、新羌社区股份公司规划用地手续;二期用地选址和分配方案已经新区管委会同意,正开展用地报审。五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全市统筹下着重加强房地产预售及现售管理,在完成新区房地产固投的基础上,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四)做实专项行动,全力拓展空间

  作为新区十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局一方面强化统筹协调和督办,已编制5期工作简报呈报新区领导并分发各单位,组织召开5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多次工作例会和专题会议,全力督促相关单位狠抓落实,其中,我局牵头负责的4项专项行动已取得较好成果:一是违法建筑空间管控专项行动卓有成效,涉及我局落实返还(发展)用地任务13.2公顷,目前完成9.9公顷,完成率75%;二是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提前完成,完成2016年整改图斑66.97公顷(完成率110%),完成2017年清退图斑89.53公顷(完成率113%);三是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完成用地供应5.26公顷,完成率43.8%;纳入旧工业区综合整治面积2.8万平方米,占年度任务的50%;四是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针对2016年地籍调查范围(3.58平方公里),已清查各类权属文件1028件,完成土地预分宗地234宗,通过核查复查176宗;同时针对2017年地籍调查范围(91平方公里),制定了《新区2017年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行动方案》,明确了地籍调查工作进度、工作措施和各单位职责,并已全面开展内业核查、外业调查工作。

  (五)狠抓安全生产,巩固发展根基

  一是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成立新区危险边坡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区危险边坡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危险边坡防治工作机制体制。二是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组织开展危险边坡专项大排查,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建立新区危险边坡总台账和分台账,为防治工作开展夯实了基础。目前新区危险边坡共计377处。三是畅通机制,推进治理。建立新区、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及监测工作人员四级应急联动机制,发现灾情险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建立危险边坡和渣土场整治工作微信群,形成通讯录;同时建立新区危险边坡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牵头单位三级沟通协调机制,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已召开会议21次),推动治理工作开展;建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和办事处四级督促机制,并形成《光明新区危险边坡防治工作周报》(已编制37期),有效督促防治工作开展。截至目前,纳入治理计划的危险边坡中,89处已完成治理, 8处正在施工,18处正在开展施工报建等前期工作。四是积极预防,保障安全。开展危险边坡专业巡查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隐患点情况,同时组织完成“十有县”建设,并开展新区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开展新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组建新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并及时更新补充地质灾害应急物资,为应急处置夯实基础。

  (六)锤炼过硬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主要负责人逐级逐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要求,并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作专题讲座,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邀请机关纪委张天辉书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授课;组织各党支部书记参加新区全员培训班,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等;组织党员参观“弘扬焦裕禄式好干部”档案文献馆,学习焦裕禄精神。二是丰富机关文化建设内涵。发挥工、青、妇组织在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开展趣味运动会、文艺大比拼活动;以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为契机,组织全局女性干部职工开展户外考察交流活动和野外拓展训练,为女性职工提供一个开放、自由、轻松的学习交流互动空间,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光明管理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市规划国土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打造质量型创新型魅力之区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规划国土体制机制改革和“强区放权”改革的各项安排,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着力抓好规划提升、空间保障、强化服务等多方面工作,进一步强化规划国土服务和保障城市发展建设的功能,力求在规划引领、土地保障、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新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围绕上述目标,光明管理局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力促规划落实,推动转型发展

  1.开展综合发展规划编制。《光明新区规划(2006-2020)》实施至今已近十年,原有规划要素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我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铺开,各区均在大力争取其规划定位的提升,由此引发的外部竞争态势激烈。我局将以新版城总规为指导,加快推进新区综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优化规划定位和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多规合一”理念,更加科学高效地指导下层次法定图则及专项规划的研究。

  2.推进重点片区规划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中大城、高铁门户区、光明小镇、光明中心地区等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标志性城区。二是因地制宜的运用立体城市设计、详细蓝图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等多种规划手段,塑造现代城区形象。

  3.强化规划刚性统筹。将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规划实施的核心抓手,作为发改立项、产业引入、土地整备工作开展的依据,推动重点片区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和各类民生项目落地,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的实施保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实施。

  4.完善市政交通规划体系。完成市政交通、综合管廊以及凤凰城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区域等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市政交通规划体系。推动出台面向实施的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扶持政策,强化城市品质提升。

  5.提升建筑设计品质。研究制定《光明新区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审查工作规则》,高标准、创新性推进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规划建筑设计评议工作。开展国际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凤凰城、中心区、轨道站点周边等重点片区、重点项目的建筑设计品质。

  (二)聚焦空间拓展、夯实用地保障,优化资源配置

  1.抢抓机遇,做大建设用地盘子。结合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契机,统筹新区规划布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争取,扩大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总量,保障长远持续发展,提高新区在大湾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2.提前谋划,实现精准供地。围绕凤凰城、光明中心地区等核心片区,结合各项重点产业,有序开展招拍挂出让工作;结合六号线轨道站点、高铁站点、中山大学等重要交通点及公共设施,提前谋划土地供应,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加大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用地供应,推动新区从园区到城区的功能升级。

  3.探索创新,丰富土地供应方式。围绕凤凰城、光明北同富裕片区、光明中心地区等核心区域,灵活运用短期租赁、先租后让、联合竞投、弹性年期、差异化地价等政策,科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农地入市”范围,积极引导社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参与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市里拟出台的“三方征补协议”建设用地政策,有效盘活存量历史用地。

  4.多措并举,挖掘增量存量空间。综合运用“两规”合一、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土地混合利用等手段,扩大增量空间供应。强化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年度计划与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衔接,挖潜存量用地供给。

  (三)加强民生服务、筑牢发展根基,保障社会和谐

  1.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继续深化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加强对辖区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企业进行政策宣讲,督促房地产活动依法依规运行;加强预售监管,强化楼盘申报价格指导,确保完成全市调控目标;加强执法检查、案件办理,强化与行业协会、辖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形成最大监管合力。

  2.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管控。一是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管养维护等方面制度建设,为防治工作开展夯实基础。二是搭建信息平台。启动新区危险边坡防治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通,提高边坡防治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启动拆违消险。摸清坡下受威胁的违法建设情况,纳入违法建筑减存量专项行动实施清拆。

  (四)提升工作效能、强化精细服务,勇于干事创业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确保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促进队伍建设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积极开展正常的党团活动,保持基层党团组织的生机活力。

  2.加强宣传调研能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信息宣传的主基调,找准调查研究的主视角,形成宣传调研与改革的良性互动。一是紧扣重点改革项目,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开展专题系列报道,为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选取1-2项规划国土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破解工作瓶颈提供支撑。

  3.加强队伍综合素质建设。以“学业务,业务中学”为主导,通过业务沙龙、工作例会、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加强业务交流学习,提升业务水平。结合高校培训和专题考察,持续拓展业务骨干的综合素质。加强绩效督办,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4.加强机关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等组织力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打造管理局的“生活名片”,推动形成更加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团队面貌。

Document